塑性裂缝
?裂缝现象
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一般在浇筑后4小时左右)。
?产生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预防措施
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用水量;
要振捣密实;
浇筑前,模板浇水湿润;
混凝土浇筑后,应注意二次抹面,且及时覆盖薄膜,洒水养护。
? 干缩裂缝
?裂缝现象
裂缝宽度较细。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向分布。
?产生原因
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快,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预防措施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板式结构蓄水养护,墙体结构设置喷淋水管。
? 温度裂缝
?裂缝现象
多出现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
?产生原因
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温峰之后,内部降温较慢,表面降温较快,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而出现裂缝。
?预防措施
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以及大掺量粉煤灰和矿粉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预留一些孔道,采取通冷水或冷气降温;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及时用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护;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之缓慢降温;
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
拆模时,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
? 不均匀沉陷裂缝
?裂缝现象
不均匀沉陷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不均匀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差距,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荷载大小而异,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
?产生原因
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地基因没水引起不均匀沉降;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以及过早拆模,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出现。
?预防措施
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模板应支撑牢固,保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拆模时间不能太早,应按规定执行;
构件制作场地周围应作好排水措施,并注意防止水管漏水或养护水浸泡地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